恒达娱乐平台注册|古代海南人 读书有多难
恒达娱乐平台快讯:
清末海南解元曾对颜诗集《还读我书室诗录》。 陈耿 摄
北宋苏东坡初到海南时,在《与程全父书》中写道:“又惠近诗一轴,为赐尤重。为流转海外,如逃空谷,既无与晤语者,又书籍举无有。惟陶渊明一集,柳子厚诗文数册,常置左右,目为二友。”
当时,大文豪苏东坡贬谪海南时随身没什么书籍,只有陶渊明诗文一集以及柳子厚诗文数册。新得一册诗文集,是朋友程全父从岛外寄赠而来,被苏东坡视为“贵重的赐予”。
苏东坡在《与程秀才书》又写道:“儿子到此,抄得唐书一部,又借得前汉欲抄。若了此二书,便是穷儿暴富也。”苏东坡抄了《唐书》,借到《汉书》,欣喜若狂,得了二书竟视为“穷儿暴富”。
恒达娱乐平台注册:www.tf10086.org
苏东坡住在昌化军治所中和,此地当时称得上为海南西部繁华之地,但苏东坡也面临无书可借的境地,相传与他交往颇深的读书人黎子云家有一些藏书,这让苏东坡如获至宝。
古人想得一书来读是很难的事,何况是在孤悬海外的海南岛。宋代苏东坡得《汉书》而欣喜若狂,而明代丘濬也有奔赴百里借《汉书》的典故,由此可见古代海南书籍的匮乏。
乃至到清末,海南读书人冯骥声外出赶考,也趁机狂购数百种图书归乡,才得以足不出户饱读诗书。
尽管海南历代都有乡贤设立藏书场所,在当时可以解决一小部分海南学子无书可读的困扰,但对于更多学子而言,即使有心读书,也是一书难求。恒达娱乐平台注册
恒达平台注册:www.tf10086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