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达娱乐登录|张履祥:从祀孔庙的唯一布衣

恒达娱乐平台快讯:

嘉兴历代先贤像传·张履祥 嘉兴美术馆提供

在严辰纂修的《光绪桐乡县志》中,细心的读者就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,某古人的名字在书中出现的次数特别之多。严辰甚至不惜打破一般方志的体例,在正文二十四卷之后,附录了四卷《杨园渊源录》,即此人师友、门人的传记资料,而在正文中也专设了《人物志》之《两庑先儒》一卷,讲述此人之生平与学术,此外诸如祠墓、艺文等卷相关文章也是应收尽收了。

此人就是明末清初的大儒,著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农学家——张履祥。张履祥,生于1611年11月5日,逝于1674年8月29日,字考夫,号念芝,桐乡人,世居清风乡炉镇(今属乌镇)杨园村,故学者称“杨园先生”,其著作后人编为《杨园先生全集》五十四卷。

当然,“高山仰止”于张履祥的除了严辰,还有许多人,比如康熙年间海盐人张朝晋和余姚人陈梓,道光年间安徽桐城人苏惇元,同治年间贵州贵筑县人李春龢。特别重要的则是左宗棠,清同治三年(1864)任闽浙总督之时,为张履祥捐资修墓,并亲自题写墓碑“大儒杨园张子墓”,以及墓门对联:“孝弟力田耕读以外无二道,忠信笃敬程朱而后惟一人。”

关于张履祥一生的学行,也可以从此对联说起。

上联,关系到张履祥的两部著作,一是《训子语》,一是《补农书》。恒达娱乐平台登录

先说前者,《诗经·蓼莪》有句:“无父何怙?无母何恃?”张履祥暮年得子,故而担心来不及等到儿子长大成人,于是撰写了《训子语》一书,其中有“祖宗传贻积善二字”“子孙固守农士家风”“立身四要:爱、敬、勤、俭”“居家四要:亲亲、尊贤、敦本、尚实”等,总计十二篇,共一百四十三条。

再看后者,早在清顺治四年(1647),张履祥就曾将涟川沈氏所编撰的《农书》加以补辑,并且与家人一起讲明其中关于农耕与蚕桑的技术。到了清顺治十五年(1658),张履祥结合自己一生农业生产经验,对沈氏《农书》不够完备的地方加以补充,完成《补农书》。此书记载杭嘉湖一带的农业技术、农业经营,非常完备,在太湖流域流传很广,是中国农书类的一部名著。“耕读相兼”的思想贯穿其中,“能治生则能无求于人,无求于人,则廉耻可立,礼义可行”,耕与读的结合,不是浪漫的“晴耕雨读”,而是在劳动之中,自力更生,磨炼意志,修养品德。

下联则说到了张履祥一生的品德与学问,父亲给他取名为“履祥”,就是希望他将来能以元代大儒金履祥为榜样,也即“希圣希贤”。

父亲早逝后,母亲教导说:“孔子与孟子也是没有父亲的孩子,只因为有志向上,便能做到大圣大贤。”年仅十五岁的张履祥参加童子试,就高中秀才。三十四岁那年,又前往绍兴,拜师于晚明大儒刘宗周,老师教导从“诚、敬”二字下功夫。明亡后,他便放弃科举,隐居乡野,以塾师为业。后来将其对于程朱理学的研究,编撰为《备忘录》,陆陇其曾称赞此书“笃实,正大”。他还与友人吕留良一起传播程朱理学,选刊刻了《二程遗书》《朱子遗书》等,在清代影响非常大,多年以后的学者都还以“天盖楼”刻本作为学习理学的重要版本。张履祥“祖述孔孟,宪章程朱”,被其私淑弟子陈梓、祝洤等誉为“朱子后之一人”,又被浙江学政雷鋐称为“理学真儒”,都是在说他是发展了程朱理学的大思想家。恒达娱乐平台登录

恒达娱乐平台注册:www.tf10086.org

再回头说一下严辰,还有一个事情也值得大书特书,那就是在《光绪桐乡县志》中遴选了“桐乡八景”,而其一即为“杨园瞻礼”,且有诗曰:

布衣祀两庑,古今能有几。

吾乡得其一,杨园道在此。

墓畔建新祠,远近来瞻礼。

妄欲附千秋,生圹营密迩。

清同治十年(1871),张履祥被朝廷批准后从祀孔庙。古今获得从祀资格的圣贤一共只有一百六十多位,嘉兴地区很荣幸共有四人:陆贽、辅广、张履祥、陆陇其,唯一的布衣就是张履祥。同治年间,桐乡官绅在张履祥墓园边上新修了祠堂,引得远近儒生前来瞻礼,往来最为勤快的就是严辰。严辰说:“死后闻道未为迟。”于是在张履祥墓园的边上营建了“生圹”,即提前准备好了自己的墓园,这也就是“妄欲附千秋”的意思。恒达娱乐平台登录

千秋不远,人生苦短,宇宙浩渺,星光灿烂。也许一个人一生最为重要的就是找到可以感慨“萧条异代不同时”的人,仰止之,私淑之,在其中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

参考资料:张履祥著、陈祖武点校《杨园先生全集》中华书局;张天杰著《张履祥与清初学术》浙江古籍出版社;张天杰、徐金松等选注《张履祥诗文选注》浙江古籍出版社;张天杰、郁震宏著《张履祥传》浙江人民出版社

(张天杰)

恒达娱乐:www.tf10086.org

相关文章

********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

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