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达平台注册|古人如何过元宵?跟着文物见证“大场面”
恒达娱乐登录发布:
正月十五闹元宵,元宵节,又称作“上元节”“元夕节”“灯节”,南京人还称它为“小年”。即将到来的元宵节,必定是万灯竞放、游人如织、火树银花。在古代,过元宵也是“大场面”。在没有电的时代,唯有元宵节这天彩灯将夜晚照亮,人们相聚在一起,尽享这难得的时光。古人对于元宵节的热爱,留在一件件文物里,跟着专家的解读,一起去领略“我们的节日”散发的无穷魅力。
纹锦壁画里的元宵——
火树银花,燃灯万盏
两千多年前的西汉,元宵佳节诞生;东汉时期形成“上元燃灯”的风俗;司马迁创建《太初历》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……闹元宵有着悠长的历史。
出土于新疆吐鲁番的一幅南北朝时期的对鸡对羊灯树纹锦,穿越千年,呈现当时元宵节“火树银花”的热闹景象。这幅精美的对鸡对羊灯树纹锦长24厘米、宽21厘米,颜色主要由大红、白和菊黄组成,图案以灯树纹为主,树有台座,塔形枝叶,6只灯分三层布于树叶间。树的边缘织出放射线,像夜晚树上的花灯放出耀眼的光芒。灯树台座两侧是对跪的大角羊,灯树梢和花树间有相对的鸡纹。“对鸡对羊灯树纹锦是新疆古代著名织锦,图案花纹以上元灯节为题,被称为‘火树银花’。”历史文化专栏作家“坚叔”介绍,鸡、羊又谐音“吉祥”,这幅纹锦饱含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。恒达娱乐平台登录
隋唐以来,过元宵的习俗更是盛极一时。《隋书·音乐志》记载:“每当正月,万国来朝,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,绵亘八里,列戏为戏场。”南京青年文化学者侯印国介绍,古代一直有严格的宵禁制度,但从唐代开始,元宵节可以不用遵守宵禁,称之为“放夜”,准许百姓夜行,因此元宵灯会在民间普及开来。
唐代时过元宵是怎样的盛景?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今人绘制了栩栩如生的画面。莫高窟第220窟有一幅《舞乐图》,绘制于唐代贞观十六年(642)。画面以灯楼为中心,两侧立有灯轮,还有天女燃灯,呈现了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。据专家推测,这种“燃灯万盏”的场景很可能发生在元宵节,描绘的是上元灯会。
莫高窟第220窟《舞乐图》。图源敦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
传世名画里的元宵——
除了赏灯,还有更多娱乐项目
宋代元宵节比前朝还要繁华热闹,庆祝时间也从三天增加到五天,规模更是扩大。侯印国介绍,据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,为庆祝元宵节,皇宫前面从年前的冬至日以后,就开始搭建山棚。从那时起,游人已开始聚集到御街。御街两廊下汇集了表演各种奇特技艺的人,歌舞百戏,乐声喧闹,声闻十余里。
从宋代开始,许多传世名画中都留下了过元宵的盛大场面。宋代李嵩的《观灯图》描绘了人们在元宵节赏灯的场景,画面背景是三盏用灯棚悬挂的大灯,居中的一盏三灯相连。两名童子一人提兔儿灯,一人提瓜形灯,旁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一只走马灯。恒达娱乐平台登录
明代元宵节不但有灯可赏,还增添了很多娱乐项目。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《宪宗元宵行乐图》,反映了成化二十一年,明宪宗朱见深元宵节当天在内廷观灯、看戏、放爆竹等行乐的场面,是一幅反映宫廷生活的风俗画。该图内容丰富充实,景物繁复,人物众多,疏密得宜,繁而不乱,各个景物表达得十分生动,为人们研究明代宫廷元宵活动欢乐游戏情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。
恒达娱乐注册:www.tf10086.org
《宪宗元宵行乐图》局部。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图
清代的《乾隆帝元宵行乐图》轴,描绘了乾隆皇帝与皇族子弟们在宫苑内庆贺元宵节的情景。图中,乾隆皇帝坐在楼阁上,画家们以传统的中国山水画、界画技法,精心勾描、点染,不仅渲染出元宵节喜庆祥和的热烈气氛,同时展示出乾隆皇帝与家人间浓浓的亲情。此图没有落作者的名款,但专家从技法上分析,图中人物的画像应是由擅长写实画的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绘制。他在西洋肖像画的基础上,巧妙地吸取了传统中国“写真”画技法,生动地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体态和神情。而图中的屋宇、树石背景则是由中国画家补绘。恒达娱乐平台登录
《乾隆帝元宵行乐图》。故宫博物院官网图
古籍善本里的元宵——
定制剧本,唱出欢乐喜庆
“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。”“去年元夜时,花市灯如昼。”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”……历朝历代关于元宵节的诗词歌赋,人们都耳熟能详,其实古代还有专门为元宵节创作的剧目。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古籍善本中,就有不少此类剧本。
《万年如意灯》(总本)没有作者的姓名,只留下了“清昇平署朱墨抄本”的印记。《万年如意灯》又名《上元承应大舞灯曲》《大舞灯曲》。这是为清宫廷元宵节期间承应时舞灯人的唱词。《万年如意灯》是昆曲,所用曲牌有“点绛唇”“混江龙”“油葫芦”“天下乐”“哪叱令”“鹊踏枝”“寄生草”等,主要内容为歌颂元宵喜庆时城市街景。“满巷陌珠光萦绕”“玉街里火树”等唱词描绘了好一番热闹景象。
《万年如意灯》(总本)。故宫博物院官网图
《景星协庆 灯月交辉》(总本)同样是清代文物。不同的节令与庆典形成了固定的戏目,《景星协庆 灯月交辉》就是上元节期间清代宫廷的保留剧目,“这是一部清代宫廷的‘元宵定制剧’,从道光到光绪年间,这部剧频频在宫廷亮相。”“坚叔”介绍,这部剧写奎璧二星奉玉帝旨,于元宵前后前往皇都,呈献景星之庆,百姓一起观赏景星祥瑞。(南京日报/紫金山新闻记者 邢虹)恒达娱乐平台登录
恒达登录:www.tf10086.org